3832

皇民化政策? 措施?

請各位幫幫忙能越多字的越好.....................
殖民同化 日本佔領台灣

在搜括和掠奪之外

就是圖謀永久統治台灣

就是想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動。

任何一個中國人

誰也不會忘記日本殖民者在台灣推行的“皇民化運動”。

日本殖民當局從侵佔台灣的第一天起

就開始做起永久霸佔台灣的美夢

開始推行殖民強制同化政策。

殖民同化政策之一是推行奴化教育。

奴化教育主要措施有

一是推行差別教育和普及日語

在初級教育階段

重視日本籍學童

就讀的是“小學校”;輕視中國兒童

就讀的是“公學校”和“國(日)語傳習所”

高山地區的原住民兒童則進“教育所”

兩類學校相差很大

無論在什麼學校

都把日語當作基本語言。

二是防止中國人接受高等教育。

從中等教育開始

限制中國學生所學專業;高等教育更是明顯

主要由日本人獨佔

而且除了醫學專門學校及台南高等商業學校外

其他一切高等學校都在日本國內舉行考試。

在1928年成立的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內

40年代日籍學生佔81.8%

而中國學生則有18.9%。

教學內容更是以傳播殖民主義文化為主

有關中國的歷史、思想、文化均在排擠之列

以從根上切除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

在奴化教育中

殖民當局規定每個中國學生必須有一個偏名

就是在名字的第二字之後加上班級數

然後再加一個“郎”字

因此李登輝就有過“李登三郎”、“李登五郎”等不淪不類的名字。

後來李登輝起了一個正式的日文名字“岩裏政男”

而他的兄長李登欽則更名為“岩裏武則”。

類似這樣變中國名字為日本姓名

發生在日寇發起的“皇民化運動”時

但是收效甚微。

殖民同化政策之二是推行“皇民化”。

日本佔領台灣的還一個目的

是為了把台灣作為侵略中國的前進基地

為此它們進行了各種努力。

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

為壓制台灣民眾的愛國熱潮

“培養忠良帝國臣民的素質”

把台灣建成進攻華東、華南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基地

日本第17任總督小林躋造在1936年9月到任不久

即開始推行“皇民化運動”。

罪惡的“皇民化運動”

從一開始就遭到台灣人民的唾棄。

“皇民化運動”開始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不久

1937年9月30日

日本殖民當局在台北市公會堂召開“(日本)國民精神總動員講演會”

臭名昭著的“皇民化運動”就此開始。

主要內容是

進行親日思想宣傳和精神動員

極力消除台灣民眾的祖國觀念

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

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

“皇民化運動”進入第二階段

即“皇民奉公運動”。

1941年4月9日

殖民當局成立了“皇民奉公會”。

奉公會由時任總督的長谷川清兼任總裁

自總督府到街莊都設有分會

並且均由當地的行政長官負責。

此外

還成立了奉公團、青年學生報國會、青年奉公會、女青年奉公會、產業奉公會、核心俱樂部、模國挺身隊等名目繁多的週邊組織

作為推行“皇民化”的社會基礎和基本力量。

要想禁止一種文化

首先必須禁止相應的語言、文字。

禁止漢語

強制推行日語是“皇民化”的主要內容。

就在“七七事變”前後

日本總督府下達了撤銷全臺學校漢文科、廢止各種報刊中文版的命令

同時頒布相應的懲罰措施

強迫台灣民眾學習、使用日語。

在“七七事變”前後

台灣花蓮廳發佈訓令

規定公務場合如果不用日語者立即解職。

在台灣許多地區

規定不學日語者徵收過怠金。

各種苛刻的懲罰禁令數不勝數

甚至如果買車票時聽不懂日語

得到的回答是:“你不是皇民

買票要到後邊去。

”在學校說一句漢語罰款一錢。

日本殖民當局公開叫囂:“絕對禁止使用台灣語和漢文

不滿者滾回支那去。

”禁止漢文漢字

是日本文化侵略中最毒辣的一招。

日本殖民當局在禁止漢語漢文的同時

強行推行日語。

1936年全臺強制設有日語講習所3832處

被迫參加的學生為205214人。

1940年增加到15833處

學生763263人。

到日本投降前夕

各地奉公班均開設夜間學習日語所

各類學生超過100萬人

這在當時5名台灣民眾中就有1人在學習日語。

對居住在山區的原住民

日寇也不放過

強行推行日語

僅1939年間就設立日語講習所265處

設立日語普及會11處。

據有關資料顯示

台灣的日語普及程度有所提高

1936年為32.9%

1940年達為51%

1944年則為71%。

這是日本總督府的統計

虛假的成份很高。

“皇民化運動”不僅是從語言、文字上做文章

宣揚“日式文明”

還強迫中國人從生活習俗、宗教信仰、文化藝術、時令節氣等方面向日本方式看齊。

為使台灣民眾生活日本化

嚴禁信仰民間的各種傳統宗教、神靈

燒燬台灣民間的諸家神靈

專設日本的天照大神

並且強令在10月27日各行各業都要祭祀;中、小學則規定每月1、8、15日都要按時參拜神社。

每逢10月27日

在台灣各地就能看到這種情況

在日本警察、官員的監督下

台灣民眾來到設在各地的神社參拜。

以清除流行於中國人民中間的宗教活動。

在社會習俗方面

日本殖民當局下令撤銷春節等傳統節日;台灣家庭必須使用日本的風呂(澡盆)、便所、塌塌米

婦女必須穿和服;吃飯要吃日本料理;行禮要行日本90度的彎腰禮;結婚要在日本花嫁神前結婚;葬禮要採用大和安葬式。

為減少中華民族的色彩

日寇當局下令禁演傳統的布袋戲、歌仔戲、歌謠

禁止漢文文學作品

組織演唱戲劇、青年劇、日本軍歌等

“灌注大和魂”

宣揚日本精神、日本軍威、國體明證、大義名分等。

日本種種統治口號的改變

目的都是為了加緊在台灣的掠奪。

推行“皇民化”也是如此

日本借機加緊對台灣人民的欺騙和搜刮。

宣揚“臣道實踐”和“奉仕”

提出“全島無一人不為聖戰而勞動”

在產業領域組織起形形色色的“挺身隊”、“奉公隊”

榨取工人、農民的勞動成果;強迫開展“金報國運動”

發行“奉公債券”、“報國債券”

挨家挨戶搜括民間藏金。

僅1944年

台灣負擔的日本軍費高達1.5億元

這全是靠明徵暗奪而來

成為日本維持全面戰爭的重要補充。

為挖掉中國人身上的中國根

從40年代初期起

日本殖民當局又開始禁止中國人使用中國名字。

1940年2月

日本殖民當局宣佈“恩準”台灣人改用日本式姓名。

表示本人提出申請

只要經過知事廳長許可

即可以改變自己的姓名。

事實上

改用日式姓名運動

卻是靠政治高壓強迫推行的。

殖民當局設立更改姓名推進會

由警察脅迫改名

有一些漢奸當然求之不得

也有一些供職於殖民機構和日人公司的人

因為生存的需要也跟著改名。

在殖民者的淫威下

1941年間改名的有71875人

第二年有約10萬人

日本投降時

同意改名字的人也極為有限。

日本殖民當局為加速推行“皇民化運動”

對於全天候使用日語和日本化生活方式的家庭

則獎賞其為“國語(日語)家庭”

在當時緊張的物資供應下

享受比一般人更多的食物供給等優惠待遇

以從物質上進行誘拉。

日本殖民者廢盡心機推出的“皇民化運動”

從來沒有達到所期望的目標。

這是因為日本侵略者要釜底抽薪

妄圖徹底割斷當地中國人的祖國情結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中國人不可能忘掉祖國語言

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仍然用漢文、漢語。

祭祀、生活習慣很多是在民間和家庭中進行的

所以真正過“皇風生活”的台灣民眾幾乎沒有。

改中國姓名為日本姓名的

只佔極少數。

日本把台灣作為侵略中國大陸的前進基地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

是徵集當地中國人參加日軍侵略陣營。

在“皇民化運動”後期

日本殖民當局則把徵集當地青年參加侵略戰爭當作主要任務。

1943年實施陸海軍特別志願兵制

1945年實施徵兵制

由日本侵略者強徵入伍、為日本賣命而戰死的中國人達3萬餘人。

至於在戰爭期間被日本強徵入伍的更是多達207183人

這還是根據日本厚生省的統計

實際上肯定超過此數。

參考資料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行星列表/3801 的頭像
    小行星列表/3801

    《神魔遮天》

    小行星列表/3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